中国红军首位女营长,毛主席点名要吃她做的饭,晚年在大连生活

陶万荣的身上到底发生过怎样传奇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读。

巾帼不让须眉,一营娘子军初战告捷

1932年12月,胆略超人,善打恶仗的

徐向前

率领着红四方面军的主力,突破重重包围,顺利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的配合下,创建了以南江、通江、巴中为核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的到来,一下子激发了当地百姓们的革命热情,他们积极响应红军的政策与主张,不到半年的时间,红四方面军就由原来的4个师扩大为了4个军,兵力人数也迅速增加到了8万余人,还建立了23个县市的革命政权。

1933年,川陕边区的

田颂尧

发动了近6万的兵力,对我军进行三面围攻。为了应对这一场硬仗,组织上不得已将大部分的红军主力调往了前线,可后方还有部分匪患和地主民团的不断侵扰,这又该如何应对?

最终,为了巧妙应对这一艰难形势,徐向前与川陕省委的领导们最终商议,由红四方面军总部带头组建一支

妇女独立营

,专门挑选一批有胆有识,且身形矫健的妇女同志们来支持后方工作,其中就包括运送伤员、弹药、物资等。

因陶万荣在红军政策宣传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能力,领导们便将其任命为了妇女独立营的营长。

此时的陶万荣,还仅仅是一个

17岁

的小姑娘。对于组织的任命,陶万荣自然兴奋不已,但同时也有所忧虑,于是她找到徐向前:“徐副指挥,我怕完成不了这一光荣的任务。”

徐向前笑了笑,语重心长地对陶万荣说道

:“组织信任你,你也得相信组织的眼光不是?”

就这样,陶万荣在徐向前的鼓励下,成为了我军建军史上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的带头人,与手下400多名女战士一起保卫红军后方。

妇女独立营成立后,摆在大家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高强度的训练。一直以来,妇女因为身体机能的原因,体力上总是无法与男性相比,所以在短时间内,女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必须得到质的飞越。

就这样,400多名女战士在教官的带领下,同男同志一般不分昼夜的训练,经常会有人因体力不支而受伤、晕厥等,所以也难免会有人产生想要退出的念头。

但陶万荣作为营长,自然不希望女战士们过早地放弃,于是她一边对战士们进行思想疏导,一边带头努力训练,每当有新任务,她总是冲在最前面,任凭风吹雨打和日晒也坚决不肯退缩。

后来,女战士们看到营长那股坚韧的劲头,便再也没有过想要退出的念头,而是纷纷跟着陶万荣努力训练,最终,独立营的

400多名

女战士顺利完成了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各个体能考核都达标。

1933年5月这天,陶万荣带着数十名女战士为前方运送物资,可没想到不远处的山脚下正停留了一个团的敌军。

面对这一情况,女战士们心里十分害怕,虽然有过高强度的训练,但却一直没真正与敌军有过交锋,且作战装备严重不足。

看着女战士们害怕的表情,陶万荣心里也是怦怦直跳。但很快,陶万荣就平静了下来,因为敌军就在前方,害怕也无济于事,

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战胜他们。

最终,陶万荣决定趁着天黑,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于是,女战士们在陶万荣的指挥下,兵分三路对敌人进行了围攻,而敌人在黑夜中无法辨别我军的人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便纷纷缴械投降。

至此,陶万荣率领的妇女独立营一战成名,不仅在组织的帮助下拥有了足够的作战装备,还肩负起了辅助红军作战的光荣使命。

将军乡里出人才,小年纪也有大理想

其实,年仅17岁的陶万荣能够成为妇女独立营的营长,且名震川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家人们的影响。

陶万荣,1916年出生于

湖北省麻城县

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虽然家庭贫困,但陶万荣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自然是受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疼爱,凡是有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大家第一时间都会留给陶万荣。

所以,直到多年以后,陶万荣都依然会怀念小时候的美好时光,经常在梦里回忆起当年梳着麻花辫,拉着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美好画面。

但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1925年,随着农民运动在麻城的广泛开展,陶万荣的父亲和哥哥姐姐纷纷加入到了农民协会,并担任要职。

但不幸的是,他们于1927年11月的

黄麻起义

战争中相继牺牲,面对这一悲惨的结果,陶万荣和母亲几乎天天以泪洗面。

一天,陶万荣在家里收拾着父亲和哥哥姐姐的遗物时,一不小心翻开了父亲常看的一本书,而书中恰好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一时间,陶万荣好像明白了父亲和哥哥姐姐加入农民协会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在战争中表现得如此英勇。

这天晚上,陶万荣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什么。到了第二天早上,陶万荣还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母亲见状便问了起来:“打从昨晚起,你就不对劲,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看到母亲对自己的担心,陶万荣便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想要成为像父亲和哥哥姐姐一样勇敢的人,我……”

可当陶万荣话还没说完,其母亲就哭了起来:“绝对不行,我现在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看到母亲这般难受,陶万荣便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而后好几天,看着陶万荣茶不思饭不想的样子,母亲虽然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最终还是同意了陶万荣的想法,毕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而断送了孩子的理想与抱负。

就这样,年仅13岁的陶万荣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而后成为了麻城县乘马区的儿童团团长,她始终以父亲和哥哥姐姐的伟大精神来勉励自己。

1930年,因在儿童团中优秀的工作表现,组织上破格同意了陶万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并将其收纳为了红军的一员,随后派陶万荣进入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学习,而后服务于部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

女报务员

1932年,徐向前率领着红四方面军的主力们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陶万荣作为其中的一员,便也就跟着部队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后又凭借自身优势,成为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妇女宣传队的队长。至此,为其担任妇女独立营营长奠定了坚实的革命基础。

英姿飒爽的“黄毛丫头”,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

1935年2月,随着妇女独立营的名声越来越大,想要加入妇女独立营的女同志也越来越多,所以,红四方面军便依据当前形势,重新建立了一个一支

2000余人

的妇女独立团,而陶万荣依然是担任团长的不二人选。

成为团长后,陶万荣依旧勤勤恳恳的工作,带领女战士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在外人看来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一次运送食盐的过程中,女战士们不仅要身背五六十斤的食盐,还得与尾随的敌军周旋,后来甚至与一队持枪的土匪进行了正面交锋。

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形,女战士们在陶万荣的精密布局下,冷静应对,拿起手榴弹和步枪,就把敌军打得屁股尿流,

最终成功将食盐运回了根据地。

又一次,陶万荣接到了一个十分紧急的任务,那就是护送三百余名受伤的战士到后方就医,本来一路上都很顺利,却没想在最后的几十里地遭遇了敌军的偷袭。

面对如此凶猛的进攻,陶万荣并没有因此乱了阵脚,而是像个大男人一般举起步枪带领着女战士们奋勇迎敌。

一时间,枪声和厮杀声响彻云天,虽然女战士们死的死,伤得伤,但最终为三百多名受伤的战士杀出了一条血路,而此时回头一看,被溅得满脸是血,

身中两刀的陶万荣依然精神亢奋。

事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和独立团的女战士们,纷纷向陶万荣竖起了大拇指,都怪她在战斗过程中英姿飒爽,完全不输给任何一个男人。

同年6月,深受红四方面军领导器重的陶万荣,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天傍晚十分,还在团里谋划新任务的陶万荣突然被徐向前叫走了,陶万荣一脸纳闷:“我还在忙着工作呢,叫我去干嘛?”徐向前继续卖着关子:“去了你就知道了。”

在徐向前的带领下,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红四方面军领导的办公室门口,这可把陶万荣吓坏了,难道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了吗,是不是领导要批评自己。正当陶万荣愣住的时候,办公室的门突然打开了,只听见里面传来了几个人哈哈大笑的声音。

于是,陶万荣冒起胆子探头一看,才发现里面端坐着一位笑容慈祥的伟大领袖——

毛主席

。陶万荣揉了揉眼睛,又用力地掐了自己一下,这才肯相信眼前的事实。

紧接着,毛主席说道

:“你就是那个黄毛丫头吧,早就听闻你有胆有识,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非一般女子可比。”

听到毛主席的夸赞,陶万荣内心激动万分。

于是,陶万荣将这一次的见面,看成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高光时刻,而后默默起誓,一定要为中国革命付诸自己所有的一切。

后来,陶万荣在组织的安排下,跟随着大部队一同踏上了万里长征的道路。别看陶万荣是个年纪轻轻的黄毛丫头,但她一点都不娇气,有时候甚至比男同志还走得快些。

长征期间,陶万荣还不辞辛苦地为红军战士们做饭,虽然是野草,是泥水,但她总能做出点花样来,一来二去,毛主席以及朱老总、康克清等都对这个黄毛丫头印象深刻,都喜欢吃她做的饭,听她唱歌,与她交谈。

为中国革命而生,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1936年10月,红军十万里长征胜利后,陶万荣又马不停蹄地加入了西征的队伍,虽然西征困难重重,不幸成为了敌军的阶下囚,

但陶万荣宁死不屈

,一直坚持到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才得以重见天日。

后来,为了继续革命事业,陶万荣放弃了回湖北老家的机会,直接辗转来到了延安,随后进入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之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后,陶万荣又先后担任过辽西省公安厅处长、副厅长,沈阳112厂副厂长,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

陶万荣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和人民,她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一生

:“我这辈子为革命而生,我没有任何后悔,也没有任何遗憾,我对得起历史,更无愧于将来。”

1957年的一天,本打算直奔苏联的毛主席,突然决定在沈阳军区停下了脚步,当一旁的工作人员问其缘由时,毛主席说道

:“

黄毛丫头呢?我要吃她做的饭

谨以此文,追忆红军女英雄陶万荣老人,以及千千万万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