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一场惬意的广东疍家文化之旅!
舟楫为家,与水相伴
在广东,旧时分布于珠江下游各支系的水上居民、流动渔民被称作疍家人,也叫疍民。他们主要从事沿海港湾的渔业和水上运输,祖祖辈辈浮家泛宅,长年累月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因此有研究学者认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称他们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
但随着广东城市的繁荣发展,现今完全以船为家的疍家人已经越来越少,我们要到哪里才能找到这些水上人家呢?
2
走遍广东, 寻找疍家人的踪迹
海陵岛: 咸水疍家的别样风情
海陵岛位于南海之滨,一直以来享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许多人对于海陵岛的印象,大概莫过于大角湾、马尾岛、十里银滩等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又或是其丰富的渔业资源:鱼、虾、蟹、贝、藻类一应俱全。
但实际上除了大海、沙滩和海鲜以外,长期生活在水上的疍家人更是这里颇具特色的海滨风景。
在闸坡渔港,经常能看到一群疍家姐妹在大展歌喉,活泼的歌声总会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据说在以前那个没有音响、电视机的年代,唱咸水歌就是闸坡疍家人最流行的娱乐文化活动。
每年南海伏季休渔结束后,阳江海陵岛就开始举办南海(阳江)开渔节。活动内容包括渔家嫁娶婚庆巡游、数千人渔家大宴、文艺晚会、放生、祭海、开船仪式等。所以夏天来这里,还能赶上好时节,体验这精彩的渔家文化盛宴。
当地疍民民风纯朴,热情好客,鱼虾即打即食。如果你来到,可以申请和他们一起出海,那乐趣不是在海鲜馆酒楼里所能比~
地址: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
黄埔古港
城市中的疍家聚居地
黄埔古港位于广州海珠区石基村,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活的博物馆”,这里充满清代气息的古建筑群和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向来是游客所青睐的休闲地。
但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广州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地方,还藏匿着一片与市井风光截然不同的渔家天地,这里居住着生活方式别具一格的疍家群体。尽管处于闹市之中,但很少人真正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
古港中的新洲渔民新村目前是广州最大的一处疍家人聚居地,据悉这里住有300多户、1000多人的渔家。整个渔村只有一条街巷、一家餐馆、一个修船厂、一个渔业合作社、几家士多店,除此之外全是造型各异立在水中的吊脚楼。
半悬在水中的吊脚楼虽然与陆地相连,却是靠几根木桩立在河床上,因此和街上的砖瓦房比起来,显得脆弱、幽暗和陈旧。
据说过去疍家人靠水而居,一是为了避人嫌弃,二是为了顺应出海渔作的要求,方便自家的渔船泊靠。而今很多年轻人已经洗脚上岸,外出打工,尽管岸上的居住条件会好得多,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却习惯坚守在破旧的渔船上。
疍家人的水上生活习性为黄埔古港增添了苍老而悠然的气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港美食。其中最为出名的要数艇仔粥。艇仔粥是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煮成,爽脆软滑,鲜甜香美,风味多而不杂。
行走在古港的青石巷陌中,海洋历史中孕育着淳朴的疍家风情,让人的脚步在不知不觉中变慢。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石基环路附近
东涌水乡
来听拉阔版的渔舟唱晚
在寻访疍家风情的同时,要体验另类的岭南水乡文化,番禺东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东涌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广州番禺区东南部。穿行东涌水乡中,处处弥漫着古色古香的气息。
东涌水乡风情街展示了小桥、流水、人家,是岭南水乡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独特元素。在这里你可以参观特色展馆、炮楼、风情街,也可以泛舟水上绿道,骑单车,听咸水歌,品疍家糕。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东涌水乡风情街
三水大塘圩
来趁一趟疍民圩
在佛山三水区北部的大塘镇,绥江与北江在这里有小规模的交汇,并冲刷出一片适合停靠的浅滩,形成了大塘圩。直到现在,这片浅滩依然是珠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水上人家聚居地之一。
趁一趟疍民圩,是体验三水疍家风情的最佳方式。“趁圩”是在乡镇农村流行的“淘宝”行动,类似于北方的赶集。昔日的大塘圩非常热闹,尤其是在“圩日”(赶集的日子)里,早市从早上六七点开始,晚市从上午十一点左右开始,有许多爱好海鲜的食客都会驱车前来,在这个水上圩市寻找心心念念的河鲜。
虽然这片圩市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繁荣,但这里的疍家生活却仍保持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捕鱼期忙着捕鱼,休渔期则补晒渔网、修补木船,或者到岸上找点零工,疍家人的生活就这样简单地重复着。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大塘圩
深圳南澳
万人舞草龙
你能想象上万人一同在黑夜中舞动火龙的霸气场面么?在南粤各地的疍家风俗中,深圳南澳疍民的“万人舞草龙”是最热闹大型的节日习俗。
据说舞草龙习俗源于南澳渔民在海上生活和作业的需要,希望舞火龙能镇住蛟龙,以求出海捕鱼时风平浪静,合家平安。舞草龙固定在每年大年初二、在天后宫至海滩一带的地点举行,百年不变。
经过精选的百余位渔民汉子作为舞龙好手,先把草龙身上的香点燃形成火龙,伴随着锣鼓队开始舞龙,并朝着渔民村进发。所到之处,家家点燃红烛,奉上生果、水酒,燃放爆竹和纸宝,整个渔村沉浸在欢腾的喜悦之中。
地址:深圳龙岗区大鹏半岛南澳镇
雷州乌石港
赏古老疍民遗风蜈蚣舞
与深圳南澳舞草龙类似,雷州乌石港也有其独特而神秘的民俗活动。若你在雷州半岛西海岸的夜色中,看到一条状如蜈蚣爬行的队伍,那便是雷州乌石港的蜈蚣舞。
乌石港是疍家聚居之地,这一古老的舞蹈起源于明代,现仅保存于乌石港,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反映疍家生活、驱邪镇魔以及保障耕海丰收意望的民俗形式。
每年中秋节,乌石港区的人们都会举办传统的蜈蚣舞活动,以驱除邪气祈求平安。百米长的舞蹈队,队员由一条缆绳连在一起,双手执香、头戴斗笠,一边舞蹈一边蛇形前进,气氛甚是热烈。
地址:湛江市雷州市乌石镇乌石
3
疍家美食
不加修饰的美味
据中国烹饪大师史李生介绍说,疍家人由于长期受困在海上船上,在烹调灶具和调料上非常简陋,于是就练就一身原味烹调的过硬本领。
刚起水的鱼,打掉鳞,拉出肠肚,随便过过水后就放在锅里煮,除了放点盐,什么都不放,但煮出来的鱼却很鲜美。即使在躲避台风休渔上岸补给、烹饪海味干货时,也只是增加一些农家土猪、土鸡、土鸭以及配搭一些山野薯类菌类和新鲜果蔬等。所以疍家菜的风味特点就是:鲜美、咸香、嫩滑、原汁原味、原生态。
在疍家美食中,香糯软滑的疍家“撑粉”,又名疍家糕,曾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辈最怀念的味道。它以粘米粉加白糖等为配料,一层层地蒸制,做工精细,虚拟为“千层”,其特点是层层相叠,甜咸兼具,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来源:阳江日报、羊城晚报、金羊网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