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噴發史
约3000年前
编辑
绳文时代后期共喷发4次。
约2900年前
编辑
富士山东斜面发生大规模山体坍塌,崩塌的泥石流东侧流入足柄平野(日语:足柄平野),西侧流入骏河湾,历史上称之为御殿场泥石流。此次泥石流堆积范围约有三岛市面积大小(62km²)。现代估测坍塌总面积约为1.76平方千米[3]。
482年(清寧天皇三年)
编辑
农历三月-四月喷发[4]。
清寧天皇三年壬戌三・四月、富士浅間山烧崩、黒煙聳天、熱灰頻降、三農營絶、五穀不熟、依之帝臣驚騷、人民愁歎 — 走湯山縁起
781年 (天應元年)
编辑
喷发
800年〜802年(延曆19年)
编辑
农历三月十四-四月十八喷发:延暦大喷发(日语:延暦大噴火)
自去三月十四日迄四月十八日、富士山巅自烧、昼則烟气暗瞑、夜則火花照天、其声若雷、灰下如雨、山下川水皆紅色也 — 日本纪略
802年(延曆21年)
编辑
駿河国富士山、昼夜恒燎、砂礫如霰者、求之卜筮、占曰、于疫、宜令两国加鎮謝、及读经以攘灾殃五月、甲戌、废相模国足柄路開筥荷途、以富士烧砕石塞道也
864年(贞观6年)
编辑
864年6月-866年年初喷发:贞观大喷发(日语:貞観大噴火)
富士郡正三位浅間大神大山火、其勢甚熾、焼山方一二許里。
光炎高二十許丈、大有声如雷、地震三度。歴十余日、火猶不滅。焦岩崩嶺、沙石如雨、煙雲鬱蒸、人不得近。大山西北、有本栖水海(みずうみ)、所焼岩石、流埋海中、遠三十許里、广三四許里、高二三許丈。火焰遂属甲斐国堺。 — 日本三代实录(5月25日)
注:1里约650米
駿河国富士大山、忽有暴火、焼砕崗巒、草木焦殺。土鑠石流、埋八代郡本栖并剗两水海。水熱如湯、魚鼈皆死。百姓居宅、与海共埋、或有宅無人、其数難記。两海以東、亦有水海、名曰河口海;火焰赴向河口海、本栖、剗等海。未焼埋之前、地大震動、雷電暴雨、雲霧晦冥、山野難弁、然後有此灾異焉。 — 日本三代实录(7月17日)
937年(承平7年)
编辑
喷发。
甲斐国言、駿河国富士山神火埋水海 — 日本紀略(承平7年旧曆11月某日)
999年 (長保元年)
编辑
喷发。
1015年左右(长和3年)
编辑
北麓(剑丸尾第1溶岩)及南麓(不動泽溶岩)同时喷发[5]。
1033年初 (長元5年末)
编辑
喷发。
1083年(永保3年)
编辑
喷发。
1435年及1436年初(永享7年)
编辑
喷发。
1511年(永正8年)
编辑
喷发。
1704年(元禄16年末〜17年初)
编辑
鸣动。
从十里木高原所见的富士山,图中富士山右下方山坡上的火山口为宝永山喷发口
1707年 (宝永4年)最後一次爆發
编辑
主条目:宝永大喷发
1708年(宝永5年)
编辑
鸣动。
1854年(嘉永7年・安政元年)
编辑
安政東海地震发生,地震後富士山顶出现异样的黑色乌云,8合目出现大量火焰[6]。
1923年(大正12年)
编辑
喷气。
1987年(昭和62年)
编辑
山顶出现有感地震。
2012年 (平成24年)
编辑
2月10日,富士山3合目(山頂西北約6km)处的山腹被发现有喷气出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