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也不要忘了当初为什么要离开
原创 meiyayibu meiya
01
我想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想去书架拿本书阅读,结果看到桌子的水果,就想洗水果吃,接着一边吃水果,一边玩起了手机,玩着玩着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完全忘记了自己最初要读书的这件事,或者停下玩手机时,才恍然大悟,“哦,我之前是要看书来着”。
正念对此的解释是:我们的思维是一辆不停奔跑的列车,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清醒和觉察,它就会把我们随机带着到处跑。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思维或者情绪里,忘记了自己的目标,也无法真正活在当下。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中的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终”就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说当你知道自己最“终”想要的是什么,也就知道了要如何开“始”去做。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做着做着,就偏离了自己的终点和最初的目标。
导致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发现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时不时地停下来,觉察自我,并懂得调整自己的行动,以契合最终的目标就变得很重要。
因此,做事做人的过程中,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走着走着,忘记了初心,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
这也是很多人都在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02
不要忘记出发时的心情很重要。
离开也是一种新的出发,同样的,不要忘记离开时的心情,其实也很重要!
电影《布鲁克林》讲了在上世纪50年代初,爱尔兰女孩移民美国的故事,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也是一个关于初心和离开之心的故事。
女主角艾莉丝是个爱尔兰女孩,生活在一个非常闭塞的小镇。小镇中,人与人的关系也非常淡薄和势力。
因为父亲早逝,大姐要照顾一家人——可怜和衰老的母亲以及妹妹艾莉丝。因为家庭势单力薄,艾莉丝常常被她打工的面包店里的女老板欺负。
姐姐为了妹妹的未来考虑,让她离开家乡,前往美国寻找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未来。
她们求助纽约的亲戚,资助艾丽斯在夜校读大学,在百货公司柜台打工,寄宿移民家庭。
在神父弗雷德的帮助下,离乡背井的艾莉丝成为了一名售货员,出色的表现和不懈的努力让她成功获得了主管弗蒂尼的认可和肯定。
艾莉丝也从一开始饱受思乡之情的折磨到慢慢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并结识了一名意大利的小伙子托尼,两人之间碰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于是,在艾莉丝漂泊异乡的孤独与不安的生活背景中,也有了数不清的新节目:看电影、逛游乐园,拜见对方的家庭成员。
但是姐姐的病逝让艾莉丝重回故乡。
在那个年代,有的人可能重回家乡就不再回美国了,所以为了让艾莉丝尽快回来,男友托里和她在公证处办理了结婚。
回到家乡后的艾莉丝发现自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软弱的小女孩了,变得更受到他人的重视和欢迎。
而母亲的种种举动使她察觉,母亲希望自己留在这里,留在她的身边。
在母亲的介绍之下,艾莉丝结识了善良体面的吉姆,一个曾经自己眼中的高富帅,吉姆开始追求她,并且她还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
回到家乡的艾莉丝仿佛生活在梦境中,不再漂泊,不再遭受背井离乡之苦,生活顺遂又开心,一切看上去那么美好,她甚至想把在纽约发生的一切都忘记。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艾莉丝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后来,面包店里刻薄的老板娘发现了艾莉丝在美国结婚的事情,并开始嚼舌根,散播流言。
这不仅让艾莉丝想起来了远在美国正在等待自己的丈夫,更让她想起来自己当初离开的原因——这是一个闭塞的小镇,人与人之间没有隐私和尊重,更多的是紧密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八卦与势力。
艾莉丝说:“我已经忘了这个小镇原来是什么样子了”。
她想起了自己当初离开的原因。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到美国。
“我想现在就说再见,只说一次。”
有人说,这电影三观有问题,如果没有面包店老板娘揭穿艾莉丝在美国结婚的事实,艾莉丝很可能就背叛了丈夫,留在家乡结婚生子了。
可是在我看来,没有面包店老板娘,也会有其他的人与事,提醒艾莉丝去看到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离开家乡。
豆瓣网友说:“异国的思乡之情无论多强都会被你所谓故乡残酷的现实而击碎。”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离开落后的家乡,在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后,因为各种原因回家后,最终又回到大城市的原因。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人的家乡都不好(我相信很多人的家乡是让人眷念和驻足的),而是说,也许当初家乡让你离开的那些原因,如果之后这些因素没有改变,多半你回来之后还是会选择再次离开。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为什么会离开一个地方,从而行走的脚步变得缓慢和迟疑,直到记起了最初离开的心情,才再次坚定了前行的步伐。
03
其实,离开一个人也是如此。
朋友楠木当初和男友分手的原因是对方安全感不足,控制欲很强,会查看她的手机以及购物账单,会限制她的消费和朋友的交往。
每次楠木出门和朋友见面,无论同性还是异性,男友都会打电话查岗,要求发视频或者定位。
楠木一开始感觉男友是因为爱自己才这样,尽量配合对方,但是男友还是经常为这些事情和她争吵。
后来楠木感到越来越严重的窒息感。
当她提出分手时,男友又开始各种威逼利诱,还恐吓她,如果分手,他就自残自杀。
再后来,两个人痛苦拉扯了几个月。在极力安抚对方的情绪和好友的帮助下,楠木终于离开了他,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
可是在分手一年后,前男友开始频繁在微信上联络楠木,送她各种鲜花和礼物,各种花式关心和表白,告诉她自己依然忘不了她,依然非常喜欢她。
此时,孤单一人,渴望他人温暖和关怀的楠木开始动摇,开始思考彼此是否有破镜重圆的机会。
直到他们再次重新约会,当对方盯着楠木的手机瞥了一眼时,当初离开的心情全部回来了。
她想起了过去被男友控制的生活有多痛苦,想起了分手时的艰难和撕扯,再一次明白尊重、自由、健康的两性关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而眼前这个男人并没有做出改变,也无法给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于是,楠木彻底放下破镜重圆,重新开始的想法。没有改变的复合只是低层次的复合,只会再一次上演痛苦关系的戏码。
于是,这一次,她选择更坚决的离开,不再与前男友联系和见面。
04
人是健忘的动物。有时候,我们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
离开一个人一段关系后,有些人很快就会忘记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当对方来求复合时,或者为了缓解内心的孤独寂寞,我们会再一次和原本不适合自己的人在一起。
于是,再一次让自己陷在过去的同一个泥坑中。重复自己人生痛苦的剧本。
为什么有的人看似和你经历一样的事情,但是成长的速度却比你更快,心智比你更加成熟?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更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会更深刻地省思自己的生活,更容易记取生活给予的经验和教训,他们不容易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的错误。
所以,曾经那些走错的方向不会再错。
长期以往,做错的选择少,做对的选择多,人生自然就越来越好。
最后,愿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行走的路上,不要忘记当初为何出发的初心,也不要忘记自己为何离开的初心。
做对选择,坚持对的选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配图:电影《布鲁克林》
今日互动
今天的几个小故事给你什么感觉?欢迎与我分享。
原标题:《请不要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也不要忘了当初为什么要离开》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