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 | 中兴被制裁真相,公司高层惹的祸,让美国抓住小辫子! | 最航运
中兴通讯事件:中国企业合规管理的警示
开端与背景
中兴通讯事件暴露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管控合规风险能力的不足,以及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中的明显漏洞。
让我们回顾这一事件的开端。
出口执法办公室(OEE)调查事件分析
2017年10月3日-5日,华盛顿特区,针对中兴通讯的调查正式启动。
事件核心
《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公司出口管制相关业务的报告》显示,中兴公司在伊朗等禁运国家开展项目时,涉及美国产品的采购,出现了出口管制方面的障碍。
具体问题包括:
中兴公司在多个被禁运国家开展项目,依赖美国产品。
最大的风险在于伊朗项目的运作方式。
中兴可能因再出口行为被列入美国黑名单。
违规操作模式
中兴采用“半隔离”和“独立式商业模式”规避出口管制风险,但实际上并未完全遵守相关规则。
直接将管控商品出口至伊朗。
通过第三方公司将部件转售给伊朗客户。
试图隐藏与伊朗客户的交易关系。
关键教训
教训1:不要撒谎
中兴在2014年至2016年间向美国政府虚假陈述,称已停止对伊朗发货。
教训2:不要编造虚假/误导性记录
中兴使用暗号、删除客户信息等方式隐瞒伊朗交易。
教训3:不要毁灭证据
中兴成立“合同数据归纳小组”,专门删除或掩盖与伊朗交易相关的资料。
教训4:不要依赖保密协议掩饰罪行
要求参与掩盖行动的成员签署保密协议,以防止信息泄露。
教训5:不要制定违法的书面战略
中兴内部文件明确描述了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的风险,并制定了具体应对方案。
官方表态
美国商务部长小威尔伯•L•罗斯表示:“那些藐视我国经济制裁和出口管制法律的人将承担严重后果。”
出口执法办公室主任道格拉斯•R•哈塞布洛克指出:“尽管中兴企图阻挠调查,但调查发现了令人震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