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过折返镜头吗?

为什么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本质是“时代需求”和“技术替代”共同作用的结果:

1、实用性被普通长焦镜头碾压

折返镜头的“固定小光圈”是致命短板:

弱光环境下,小光圈(f/8以上)需要高ISO或慢快门,容易拍糊(尤其拍动态场景,如飞鸟、体育);

对焦速度慢(小光圈下光线少,自动对焦模块灵敏度下降,很多折返镜头甚至只有手动对焦)。

而现在的普通长焦镜头,通过低色散镜片、萤石玻璃、防抖技术等,在做到“长焦”的同时,光圈可以做到f/4甚至f/2.8(通光量是f/8的16倍),对焦快、画质稳,实用性远超折返镜头。

2、独特优势“长焦短焦身”不再稀缺

过去折返镜头的核心价值是“轻便”,但现在普通长焦镜头通过材料技术(如碳纤维镜身、轻量化玻璃)已经能做到很轻。比如佳能RF 600mm f/11 IS STM,重量只有约1.1kg,长度仅23cm,和折返镜头差不多,但光圈相同且带防抖,实用性更强。

3、“甜甜圈散景”需求太小众

这种特殊散景只有少数玩家觉得有趣,绝大多数用户更追求自然、柔和的焦外(普通镜头的圆形散景更符合大众审美)。而且现在后期软件(如PS、LR)可以轻松模拟环形散景,没必要为了这个效果专门买一支功能单一的镜头。

4、画质跟不上高像素时代

折返镜头的中心遮挡会导致光线分布不均,边缘画质衰减明显,分辨率也不如同规格普通镜头。在过去1000万像素的时代还能接受,但现在主流相机已经到4000万+像素,这种画质缺陷会被无限放大,专业用户完全无法接受。

5、市场需求萎缩,厂商不愿投入

由于上述缺陷,折返镜头的受众越来越少(只剩少数猎奇玩家),厂商研发、生产的动力极低。现在只有极少数第三方品牌(如腾龙早期型号)还有库存,主流大厂(佳能、尼康、索尼)早已停产。

总结来说:折返镜头是“特定时代的妥协产物”——在普通长焦镜头笨重、昂贵的年代,它靠“轻便+长焦”占了一席之地;但当技术进步让普通长焦解决了“笨重”问题,同时弥补了折返镜头的所有短板后,它自然就被淘汰了。如今偶尔能看到的折返镜头,大多是老玩家收藏的“情怀款”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