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告别世界杯:中国足球,没人骂了

1984年,国足1:0阿根廷队

同年12月的亚洲杯,中国足球继续统治着偌大一个绿茵场,最终取得了亚洲杯亚军的好成绩,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二”。

一系列战绩傍身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国足必定能够冲进世界杯。事实上,也的确只差临门一脚。

这一脚,就是1985年5月19日的这场比赛——打平即出线。

在过往的十年里,国足与中国香港队交手过多次,未尝一败。因此,球迷们无一不相信此战必胜,甚至乐观到“赢少就是输”。

赛前,就连《足球报》的总编辑严俊君都亲自撰文《竹密难堵流水过》,形容中国香港队哪怕防守得再严密,也抵挡不住国足的强大进攻。

该文的副标题更是大胆预测:中国队应能赢香港队两球以上。

当乐观的情绪笼罩全国时,人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忽略一些事: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

哨响,比赛开始。

国足直接发起猛烈进攻,怎料中国香港队的防守如铁桶一样难以撼动,整整十几分钟都进不了一粒球。第18分钟,由于我方被判犯规,对手获得了任意球机会。只见胡国雄将球向右一拨,旁边的张志德迅速接过,随后右脚拉出一道弧线,越过人墙,球进了。

一时间,全场哗然,率先进球的竟然会是中国香港队。

“踢的这么乱!到底在慌什么!”

主教练曾雪麟在台下怒不可遏,命令队员们稳住心态,重新组织好进攻势头。可他们的心理防线,早在第一粒进球的刹那被攻破了。

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1:2,胜者是中国香港队。

沉默,还是沉默,偌大一个坐满8万人的体育馆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

那天晚上正好在下雨,雨水淅淅沥沥地落在绿茵场上,声音清脆而细微,却响彻了整个体育馆。

直到部分球迷开始哭泣,悲伤的情绪瞬间泛滥开来,哭声渐渐掩盖掉了雨声。

我们错过了世界杯。

1989年,国足第四次向世界杯发起冲击。

彼时的国足已经失去了四年前的统治力,但实力依然不可小觑,顺利杀进了预选赛的最后阶段,需要跟沙特、阿联酋、韩国、朝鲜、卡塔尔五支队伍分别交手一场,角逐两个宝贵的出线名额。

1989年10月12日,国足首战告捷,2:1赢下沙特。

第二场对阵阿联酋的比赛同样无比顺利,第61分钟时,随着唐尧东一脚远射,足球落入了对手的球门内,中国队1:0领先,且一直领先到80多分钟。

眼看胜利在即,主教练高丰文高兴极了,只要加强防守,再坚持几分钟,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也正是高丰文的盲目乐观,让他做出了一个悔恨终生的决定——用后卫董礼强换下中场核心谢育新。

刚刚上场的董礼强由于还未进入状态,迅速成为了阿联酋队的破局对象。第87分钟左右,董礼强的一记长传被阿联酋队干净利落地切断,随即展开反攻,最后由盖尼姆的一记头球赢得比分。

董礼强失误导致丢球

比赛快结束时被进球是大忌,极其影响球员心态。

事实的确如此,仅仅过去1分钟,又是因为董礼强的一次带球失误,被对手断球后传给了阿德南,阿德南轻松越过防线,然后一脚将球送入门内。

短短3分钟,天堂跌入了地狱,好端端的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

此时的中国队再想组织起进攻已经晚了,裁判很快便吹响了象征着比赛结束的哨声,中国队1:2败北。

两个极其严重的失误,让董礼强成为了全国球迷怒火的宣泄对象,数不尽的谩骂与内心的自责几乎摧垮了他。

比赛结束第二天,他打算出门散散心,但脑海里全是因自己失误而酿成大错的画面,心绪难以平静,以至于走着走着,在大街上晕倒了。

好在这场比赛的失利并未断送国足的世界杯预选赛之旅,我们依然有机会。

接下来两场比赛,国足一负一胜,悬念留给最后一场对决——中国队:卡塔尔队。

赛前,有专业人士计算过国足的出线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中国赢卡塔尔」、「阿联酋不能赢韩国」两个条件才行。

当出线的命运还掌握在别人手中时,为避免一切会发生的可能,中国足协特意找到韩国足协,恳请他们千万不要放水。

1989年10月28日,决定命运的一战正式打响。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四年前的一场雨,落在了北京工人体育场,四年后又是一场雨,落在了新加坡加冷国家体育场,不详的预兆弥漫在全国球迷心头。

上半场,国足与卡塔尔针尖对麦芒,你攻我守,我进你退,双双打了个平局。直到下半场的第76分钟,伴随着段举、吴群立和马林三人的完美配合,国足率先打破僵局,摘得1分。另一头的韩国与阿联酋的比分则维持在1:1,大有平局收场的势头。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国足稳住,不让对手进球,就能拿下最后一张世界杯入场券。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距离比赛结束只剩5分钟,而两边的比分始终没有任何变化,无数中国球迷攥紧了拳头,胜利的欢呼悬在喉口,亟待喊出。

第86分钟,突生变故。

卡塔尔队的边路骤起攻势,由15号球员曼苏尔带球闯入腹地,随后传给12号球员,只见他一脚垫射,皮球被踢进了球门内,比分扳平。

卡塔尔扳平比分

不同于上次的打平即出线,这回必须胜利才行,于是中国队迅速组织起攻势,欲要再进一粒球。但这也给了卡塔尔队反攻的机会,第89分钟,随着穆夫塔的一记捅射,球进了。

电视机屏幕外,中国球迷一个接一个傻眼,短短十来天,“黑色三分钟”竟然再度上演。

赛后,英国杂志《世界足球》评价:中国队是“只差6分钟的晋级失利”。

也正是这6分钟的失利,竟需要耗费12年来偿还。

1997年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被誉为是中国足球最有希望的一届。

无他。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首次将参赛球队数量扩军至32支,亚洲球队的名额也由原先的2个增加到3.5个。

此外,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联赛改革初见成效,培养了一支“史上最强中国足球队”,球员包括范志毅、孙继海、高峰、区楚良等人。

他们不负众望,在世界杯预选赛的小组赛中,凭借五胜一平的不败战绩挺进十强赛,最后一场对阵越南队时,更是踢出了4:0的大比分。

举国上下,士气大振。

球迷们相信,咱们这次一定能进世界杯。

1997年10月29日,来自福建的球迷老榕带着9岁的儿子乘坐飞机抵达了大连金州。父子俩皆是球迷,一直想着能亲眼见证国足挺进世界杯的历史性时刻,于是不远万里赶至此地。

第二天,酒店的服务员无意间提了一嘴:“明天比今天再冷点就好了,那卡塔尔队哪里见过这天气。”老榕儿子将此话牢牢记在心里,赶忙回房看大连晚报上的天气预报,看后大喊不妙:“明天比今天还高5度!”

同样的反常,还发生在其他地方。

起初,中国足协原定的比赛场地是能够容纳8万人的大连人民体育场,但直到比赛日将近,方才意识到国际足联规定过球场必须南北朝向,而大连人民体育场是东西朝向。不得已之下,中国足协只好临时将比赛场地改为可容纳3万人的大连金州体育场。

主教练戚务生亦同。比赛日上午,他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让他赶紧回家一趟,哪怕戚务生解释待会还有比赛也拗不过,一问才知,刚刚有匿名电话打给老妈,恐吓她“戚务生人没了”,所以她必须亲眼见到儿子才肯安心。迫不得已,戚务生只好在临战前一刻请假回家一趟。

事出反常必有妖,但难以消磨掉万千球迷满怀期待的心情,毕竟这回的对手是公认小组最弱的卡塔尔,只要赢下他,便能圆所有中国球迷的夙愿。

下午16时15分,决定终局的一战正式打响。

现场气氛火热,加油呐喊声直破云霄,老榕的儿子兴奋到打算站着看完全程,而赶回来的戚务生则在教练席不停踱步,心绪难平,仿佛有不妙的事情即将发生。

开场第21分钟,范志毅与高峰通过一番配合,将球送进了对手的球门内,国足先下一城。但随着卡塔尔战术的转变,反扑的节奏猛如狂潮,宛如换了一支队伍,坐镇后腰位置的李铁抵挡不住攻势,连续两次出现失误,险些丢球。

戚务生后来才知道,卡塔尔临阵前经历过一次换帅,整支球队无论是精气神还是战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轻敌,教练组并未重视卡塔尔的情况,殊不知,祸根就此埋下。

李铁的失误引起了球迷们的不满,看台上开始响起“换李铁”的声音,声浪一浪高过一浪。第36分钟,主教练戚务生顶不住压力,遂决定将李铁换下,改上彭伟国。这还没完,因彭伟国身上带伤,更加难以守住防线,戚务生又紧接着让范志毅回撤到后腰位置。

戚务生换人

一通操作后,依旧无法控制住卡塔尔的反攻,上半场即将结束时,卡塔尔的中路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一脚射门,球进了。

丢球后,紧张的情绪弥漫于绿茵场,球迷们仿佛回到了4年前的“黑色三分钟”时刻,开始有球迷双手合十,祈祷悲剧不要重演。

下半场第10分钟,随着江津与徐弘的配合失误,再度被卡塔尔抓住机会,一脚将足球踢进了空门中。国足还未晃过神,又是马明宇的一个失误,球踢到对手脚下,随后一记抽射,再得一分。

短短五分钟,中国队陷入绝境,球迷们的心亦坠入深渊。

“中国队加油”的呐喊声渐渐减弱,转而是雷鸣般的“戚务生,下课!”

显然,所有人都已不抱任何希望。

第82分钟,范志毅终于替国足扳回一城,但已无力回天,他们只能呆呆地望着卡塔尔球员庆祝胜利。

比赛结束时,范志毅失声痛哭

老榕的儿子站在原地失魂落魄,始终不敢相信这个结局,直到维持秩序的警察出面,他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大连金州体育场。

待父子俩回到酒店,儿子突然开口说道:“今天就是太热了点,不然我们准赢!”老榕听后,眼睛有些湿润,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他。

深夜,望着入睡的儿子,老榕心如刀绞,于是打开电脑,写下一篇文章,取名——《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国足还能进世界杯吗?”

一次又一次地满怀期待,一次又一次地希望落空,越来越多球迷逐渐失去了信心,他们开始不再关注国足,不再关注足球,转而将目光放在家庭、生活与工作上。

直到2000年,北京国安俱乐部的副董事长张路将一名来自前南斯拉夫的足球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推荐给了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吉龙。

足协看了一眼米卢的执教经历,顿时喜出望外。

米卢曾率领过4支不同的国家队打入过世界杯,且皆创造了本国历史最佳成绩,其中不乏美国、尼日利亚这种首次闯进世界杯的队伍。

中国人普遍信奉「福星论」,人们认定米卢定是一名福将,或许有他坐镇中国足球,“519”“黑色三分钟”这些厄运时刻将不再发生。

足协当即拿出了四倍于米卢原薪水的工资,将其签下,而希望的火苗,再一次于亿万球迷心中点燃。

米卢执教后,发觉国足的实力其实不错,拥有亚洲一流水准,最大的问题是心态不稳,一遇到险境便容易自乱阵脚。

于是,米卢在国足内部罕见地提出了“快乐足球”的训练模式,试图引导球员们功利心别那么重,享受足球,享受比赛。

米卢执教现场

米卢的改革并未迅速起效,2001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阶段,中国队抽到了被球迷们认为“历史上最好的一支签”,与马尔代夫、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几支弱旅同组竞技。

结果第一场对阵马尔代夫时,国足竟然被这样一支由渔夫、司机、学生组成的业余球队进了一球,比赛虽然赢了,但虽胜犹耻,现场球迷的愤怒溢出屏幕,米卢也被称作“江湖骗子”。

球迷将18:0的比分印在后背

他也好,国足也罢,都需要一场证明自己的比赛。

2001年10月7日,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

沈阳这座城市却突然挤进了大量的人潮,酒店爆满,位于和平区青年大街南端的五里河体育场附近的小旅馆更是一床难求,以至于许多饭店的包厢里都开始摆放行军床,供游客歇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天的一场比赛——中国队对阵阿曼队。

一如往年那般,中国队打平即可出线,但哪怕有过前车之鉴,球迷们依然愿意相信中国队,相信这次一定能出线。

晚上19时30分,比赛正式打响。

根据米卢的指挥,中国队球员没有选择大举进攻,反而踢得较为稳健,犹如一头正在狩猎的豹子,虎视眈眈地盯着远处的猎物,一旦看见机会便会迅速出击。

机会来了。

第35分钟,李铁一记长传将球踢向李霄鹏,李霄鹏立马将球顶往球门方向,就在皮球落地的刹那,于根伟趁对手反应不及,迅速射出一脚,球进了。

此后的57分钟里,中国队没有给阿曼队任何机会,始终掌控着球权。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钟表的秒针刻度每转动一次,中国队便离世界杯近了一步。

终于,当钟表指向21点21分22秒时,主裁判吹响了代表比赛结束的哨声,亿万球迷的电视机屏幕上同时打出五个大字:我们出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