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

仿唐代风格建筑特色的志莲净苑

大屿山天坛大佛

摩利支天,在香港的一个密宗寺庙。

佛教是香港的主要宗教之一,大大影响了香港民众的传统文化[1] 。香港佛教庙宇众多,知名的有大屿山宝莲禅寺、东涌罗汉寺、九龙钻石山志莲净苑、港岛东莲觉苑、元朗八乡凌云寺、粉岭香港观宗寺、沙田万佛寺、古岩净苑、荃湾西方寺、东普陀讲寺、弘法精舍、芙蓉山竹林禅院、屯门青山禅院、尸罗精舍、大埔洞梓慈山寺、半春园等等。[2]

灵渡寺、青山禅院及凌云寺合称香港“三大古刹”。

宝莲禅寺筏可长老、青山寺显奇法师、凌云寺妙参法师)确立三年一度轮流传戒的“三山开戒”模式。这其中最着名的佛寺当属位于大屿山岛的宝莲禅寺,有一座宏伟露天青铜塑像天坛大佛以及邻近的心经简林,吸引了众多访客在周末和假日到来观赏。

除此之外,2015年落成启用的慈山寺,立有一座76米高(相当于约25层楼)的户外青铜、合金观音像(为全球第二高观音像),仅次于108米高的海南省南山海上观音圣像。慈山观音坐北向南,与位于大屿山的天坛大佛遥遥相对。慈山寺欢迎各界参访,但需事先在慈山寺的网页预约,以便参访上的人数控管和服务安排。

香港的佛教组织和寺庙长期以来一直在社会福利和教育领域服务。香港规模最大的佛教团体是香港佛教联合会,该协会成立于1945年,除了以弘扬佛教信仰和文化为宗旨外,在香港经营十几所中小学、老人院和青少年中心。[3][4]此外,香港佛教的学术研究和研究在过去数十年蓬勃发展,香港大学设有佛教研究中心、[5] 香港中文大学也有人文佛教研究中心。[6]

佛教超度先人的方式主要为诵经、念佛,祈求亡者往生净土,丧葬方面佛教亦没有没特定形式,只需供奉花果、素食即可,其他方式如烧衣、纸扎等均为传统习俗而并非佛教信仰。[7]

香港特区政府在前行政长官董建华的领导下,正式承认佛教对香港的影响。1997年,特区政府将佛诞定为公众假期,取代了英女皇寿辰假期。董建华自己也是佛教徒,参与了香港和中国宣传佛教的相关活动。

香港佛教佛菩萨神祇列表[编辑]

三宝佛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药师佛

观音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弥勒菩萨

地藏菩萨

十八罗汉

准提佛母

作明佛母

吉祥天女

四大天王

摩利支天

韦驮天

不动明王

孔雀明王

绿度母

四面佛

黄财神

定光佛

六祖

济公

唐三藏

达摩祖师

大峰祖师

清水祖师

杯渡禅师

普庵祖师

莲花生

宗喀巴

道荣禅师

月溪法师

参见[编辑]

香港宗教与风俗

参考文献[编辑]

^ Hong Kong Government. 2016 Yearbook - Relig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参考高永霄:<

香港佛教源流>,载《法相学会集刊》(第三辑)(香港:香港佛教法相学会,1992年),页

1-28。

^ 佛教青年協會. Bya.org.hk.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香港佛教聯合會青少年中心. Hkbayouthcenter.org.hk.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KU.

^ Cuhk.edu.hk.

^ https://www.hkbuddhist.org/zh/top_page.php?cid=11

查论编 汉传佛教历史和传播

法藏部

贵霜帝国

健驮逻国

北传佛教

中国佛教

香港佛教

丝路佛教(英语:Silk Road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汉传佛教

台湾

日本

朝鲜半岛

越南北部

东亚佛教

法难

中国三武一宗灭佛

日本法华一揆

日本废佛毁释

佛教现代主义

人间佛教

左翼佛教

僧阶

僧官

宗派

部派佛教二宗

俱舍宗

成实宗

大乘佛教八宗

天台宗

三论宗

律宗

净土宗

法相宗

禅宗

华严宗

唐密

日本

南都六宗

十三宗五十六派

真言宗

天台宗

净土宗

净土真宗

禅宗

日莲宗

朝鲜半岛

曹溪宗

太古宗

判教

天台宗判教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显宗与密宗

圣者与神祇

释迦牟尼佛

过去七佛

菩萨

四大菩萨

观音菩萨

圣观音

地藏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八大菩萨

十六圆觉

十八罗汉

护法神

二十诸天

二十四天

龙王

韦陀将军

伽蓝神

关羽

布袋和尚

济公

重要人物

汉地首位比丘朱士行

汉地首位比丘尼净检

汉地首位贵族佛徒刘英

佛图澄

释道安

鸠摩罗什

道生

法显

玄奘

义净

鉴真

慧远

智𫖮

菩提达摩

惠能

道宣

释善导

释太虚

释虚云

释弘一

释印光

释宣化

释印顺

释圣严

日本

圣德太子

空海

最澄

法然

荣西

亲鸾

道元

日莲

朝鲜半岛

惠慈

法兴王

异次顿

元晓

义天

休静

清虚

新加坡

释宏船

典籍

汉文大藏经

开宝藏

赵城金藏

崇宁藏

毗卢藏

思溪藏

碛砂藏

契丹藏

普宁藏

元官藏

洪武南藏

永乐南藏

永乐北藏

径山藏

龙藏

频伽藏

普慧藏

中华大藏经

朝鲜高丽藏

日本大正藏

日本圣语藏

日本黄檗藏

日本缩刻藏

日本卍正藏经

日本卍续藏经

日本日本大藏经

日本大正藏

经录

综理众经目录

出三藏记集

历代三宝纪

众经目录

大唐内典录

古今译经图纪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开元释教录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大中祥符法宝录

天圣释教总录

景祐新修法宝录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大藏圣教法宝标目

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阅藏知津

僧传

名僧传抄

高僧传

续高僧传

宋高僧传

明高僧传

补续高僧传

比丘尼传

居士传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房山石经

理惑论

四十二章经

心经

金刚经

六祖坛经

法华经

华严经

楞严经

解深密经

维摩诘经

药师经

地藏经

净土三经

大悲咒

尊胜咒

圣地

白马寺

中国寺院列表

中国大陆四大名山

五台山

普陀山

峨眉山

九华山

比叡山

高野山

台湾四大名山

月眉山灵泉寺

观音山凌云寺

大湖法云寺

大岗山超峰寺

台湾四大山头

花莲慈济

高雄佛光山

新北法鼓山

法鼓宗

南投中台山

新加坡

光明山

重要教义

开悟

机锋

公案

老师(英语:Rōshi)

禅师

百丈清规

禅林制度

三身

空性

菩提心

六度

唯识

如来藏与佛性

因果和报应

轮回

六道

亡人落道

念佛

九品往生

日本

本地垂迹说

权现

恶人正机说

神佛分离

文化

修学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大陆)

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

中国佛教会(台湾)

朝鲜佛教徒联盟

少林寺

少林功夫

法会

袈裟与海青

法器

居士佛教

斋食

素斋

放生

施食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盂兰节

盂兰盆会

佛诞

艺术

音乐与梵呗

建筑物

浮屠

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

中国佛教建筑

日本佛教建筑

枯山水

雕塑

三教合流

学佛提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佛教专题